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关于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信息来源:兵团生态环境局 编辑: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

新疆天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你公司《关于申请〈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请示天汇发电20254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兵团准东产业园区将军庙片区新建6×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抽凝式间接空冷深度调峰燃煤发电机组,配六台2230/小时高效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直流炉,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系统配套建设供排水系统、燃煤储运系统、除灰渣系统、制氢系统、750千伏升压站及配电装置、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等公用、辅助、贮运及环保工程。程总投173.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23364万元,占总投资的12.9%

二、该项目位于国家支持建设的三基地一通道能源化工基地范围内。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符合《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符合兵团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兵团“十四五”新增煤电项目优选结果的通知》(兵发改能源发2024243号)要求。兵团发展改革委出具了《关于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兵发改能源发2025112)。

项目实施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须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控计划,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与联动机制。综合考虑,我原则同意你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地点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三、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美丽兵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树立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理念,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国内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方案,选用优质装备和原材料,强化各装置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措施,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落实清洁运输管理要求。煤炭采用封闭式曲线输送带运输进厂,其他物料采用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车辆(优先采用新能源)运输;厂内非道路移动机械优先采用新能源,无对应产品的满足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严格按照《重点行业移动源监管与核查技术指南》要求,建设覆盖所有运输车辆进出企业厂区出入口的门禁及视频监控系统,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规范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进出厂及厂内运输车辆基本信息电子台账,实施信息自动记录,实时保存、更新和上传。

严格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锅炉烟气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和SCR脱硝工艺,以尿素为脱硝还原剂设置精准喷氨系统,脱硝效率不低于84%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不设置烟气换热器GGH和烟气旁路脱硫效率不低于98.4%;采用配高频电源供电的低低温高效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综合除尘效率不低于99.961%;除尘、脱硫、脱硝对汞协同去除效率不低于70%处理后烟气通过210米高烟囱排放。严格落实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不高于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限值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执行《燃煤电厂烟气汞污染物排放标准》(DB65/T3909-2016相应限值要求林格曼黑度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1相应限值要求烟气治理工程的设计建设应符合《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3-2018),脱硝系统氨逃逸控制在2.5mg/m3以下。

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取密闭、封闭等有效治理措施控制物料输送、物料储存、制备过程的无组织排放。

产尘点按照“应收尽收”原则合理配置废气收集设施,优化收集风量。转运站、碎煤机室、煤仓间产尘点粉尘采用烧结板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石灰石仓、灰库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二级排放限值要求

建设全封闭条形煤场及封闭式输煤栈桥,煤场配置自动喷淋装置煤炭等块状物料厂内采用带式输送机封闭输送,碎煤机、磨煤机等制煤系统采用密闭装置;各转运站、碎煤机室皮带导料槽内及原煤斗落料口处设置微雾抑尘装置;石灰石仓、石子煤仓、灰库、脱硫石膏库、渣仓等均采用封闭式料仓;粉煤灰等粉状物料采用气力输送设备、专用罐车密闭输送;尿素溶液采用储罐密闭储存。配备自动感应式高压清洗装置,对运输车辆的车轮、底盘、车身进行冲洗;厂区及周边道路全部硬化,及时清扫、定期洒水。厂界无组织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相应限值要求。

项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不得超过1575.94/年、2333.01/年和367.05/年。

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从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回收利用等方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碳排放管理制度。预留二氧化碳捕集(CCUS)接口,积极拓展二氧化碳收集利用途径,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四)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将军庙二期水库地表水。强化节水措施,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原则建设给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强化水资源的梯级、循环使用要求,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脱硫废水经“中和调节+絮凝沉淀”工艺预处理后,优先回用于干灰拌湿,未回用部分采用“高温旁路烟道蒸干”处理,实现脱硫废水不外排。含煤废水经煤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输煤系统、除尘用水等;辅机循环排污水、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排污水等其他生产废水,经工业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全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回用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19923-2024)中的相应用水标准限值。锅炉启动和大修产生的酸洗废水委托酸洗公司处理。

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按照《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技术指南(试行)》要求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对厂区废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酸洗废水池、应急事故池、事故油池和危险废物贮存库等区域进行重点防渗。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对出现损坏的防渗设施应及时修复和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

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根据污染源分布和地下水径流方向,合理设置监控井和土壤监测点,确保及时发现厂区渗漏情况并采取补救措施,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环境影响。

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加强危险品储运和使用管理,按规范设置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建立环境风险事故三级防控体系装置设施之间保持足够防火间距和安全卫生防护距离;生产装置区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制氢装置区设置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氢气输送管道设置事故应急切断阀。750千伏变电站设置足够容积的事故油池收集废变压器油。厂内设置足够容积的事故水池,收集事故水厂区工业废水处理站妥善处理

按规定开展脱硫脱硝、粉尘治理、污水处理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轻或消除对大气、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干灰贮存方式。废脱硝催化剂、废变压器油、废铅蓄电池、废矿物、废油桶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置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强化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建设和管理危险废物贮存库。

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石子煤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优先综合利用,综合利用不畅时,运往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黑山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处置场和准东开发区中部固废综合处理场分区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和处置须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

(八)严格落实声环境保护措施。优化厂区平面布置,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加强厂区内固定设备、运输工具、货物装卸等噪声源管理,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标准。

(九)严格落实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布局变电站,变电站厂房悬挂设立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及环保标志加强电磁水平监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相关限值要求。

)严格落实各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监测计划建立污染源台账制度,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火力发电及锅炉》(HJ820-2017相关要求制定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及厂界环境噪声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定期向公众公布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

按照《关于做好重点单位自动监控安装联网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执法函2021484号)规定,在烟气排放口安装烟气排放连续在线监测系统CEMS),烟气连续监测现场端系统中一次仪表数据不允许经工控机处理后再发送至数采仪,须直接采集传输至生态环境部门监控平台;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接入锅炉生产及烟气污染治理设施主要参数;煤场、石灰石仓、灰库、渣仓、脱硫石膏库、CEMS站房内采样平台等重点环节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过程监控和视频监控设施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并验收

十一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落实防沙治沙措施,防止施工废水、扬尘、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十二完善企业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管理。在项目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主动发布企业环境保护信息,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渠道,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

四、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应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认真落实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按规定程序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应当重新报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五、在项目发生实际排污行为前,按照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认真梳理并确认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后,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六师五家渠市生态环境局要切实承担事中事后监管主要责任,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环执法〔202170号)要求,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第六师五家渠市生态环境局,按规定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监督检查。 

 

                                                兵团生态环境局

    2025421